拜登东盟行,诚意“打折扣”
当地时间13日上午10时53分,打折扣美国总统拜登走进正在举行东盟峰会的拜登索卡酒店。
就在半小时前,东盟没等到要参会的行诚拜登,第17届东亚峰会已在柬埔寨首都金边开始。打折扣东盟国家领导人及多个域内外国家领导人出席。拜登
金边还举行了多场东盟与多国峰会。东盟白宫称,行诚拜登12日出席了美国与东盟领导人峰会,打折扣决定将美国与东盟的拜登关系升级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为表“诚意”,东盟拜登宣布2023年美国将为东南亚提供8.5亿美元的行诚援助。拜登特意强调称“我们投入了真正的打折扣资源,而不仅仅是拜登花言巧语”。
然而,东盟拜登此行的几个细节,却把其“诚意不足”暴露了出来。而上述的8.5亿美元援助,还被“打了折扣”。
细节一,迟到。
此次东亚峰会在柬埔寨时间约上午10时30分开始。柬埔寨首相洪森为峰会致开场白时,拜登并没现身,美国的位子是空着的。
新加坡《联合早报》称,无法确定拜登会否中途加入了会议。直到当地时间上午10时53分,拜登才抵达峰会所在的索卡酒店。
11月13日东亚峰会开始时拜登仍未现身,美国的位子空置。图源:《联合早报》东亚峰会是与东盟峰会同期举行的年会,由东盟轮值主席国主办和主持,主要通过官员特别磋商,就峰会后续行动以及未来发展方向交换意见。
此次东亚峰会有18个参与国,从目前的报道来看,拜登是唯一一位在会议开始后迟到的领导人。
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在社交媒体发文讽刺称,“东亚峰会在拜登缺席的情况下在柬埔寨开幕。等了30分钟,没有等到。”
细节二,口误。
当着柬埔寨(Cambodia)首相洪森的面,拜登把柬埔寨说成了“哥伦比亚”。
洪森(右)与拜登11月12日在东盟峰会上握手。图源:视觉中国“我想感谢哥伦比亚(Colombia)首相作为东盟轮值主席国(的首相)发挥的领导作用,感谢他接待我们所有人。”参加12日的美国-东盟峰会时,拜登脱口而出,此后也未在会上纠正。
这并非拜登第一次说错“柬埔寨”。当地时间10日,拜登行程开始前在白宫对记者称,他要去“哥伦比亚”了,随后又纠正为“柬埔寨”。
法新社调侃说“东盟意外地从世界的另一端获得了一个新成员,至少在这一瞬间是如此”。美国《纽约邮报》则指责拜登“也许该补一补地理课了”。
还有媒体指出,拜登一边强调重视与东盟国家的关系,一边屡次发生这种低级错误,实在不应该——除非他根本没放在心上。
白宫网站实录截图细节三,援助。
在讲话中,拜登把调子拔得很高,称将与东盟“共同解决我们这个时代最大的问题”。
美国准备投入多少资源?拜登宣布,过去一年,美国政府已宣布为与东盟合作的新举措提供了超过2.5亿美元;2023年,美国将为东南亚提供8.5亿美元的援助。
有媒体做了比较——美财政部长说,自今年2月俄乌冲突以来,美国对乌克兰的经济援助总额将达130亿美元;外媒统计称,美国对基辅的财政支持总额早已超500亿美元;自拜登就任总统以来,美国已经承诺向乌克兰提供军事援助超过193亿美元。
更尴尬的是,就连拜登在峰会上大谈特谈的8.5亿美元援助这一数字,在随后白宫的实录中竟被“打了折扣”——改为了8.25亿。
白宫网站实录截图拜登在会上强调,这是他参与的第三次峰会、第二次亲自出席,“证明了美国对与东盟关系的重视,以及对东盟中心地位的承诺”。
事实证明,华盛顿的类似承诺恐怕只是口惠,而“东盟中心地位”的说法到底有没有诚意,看看今年5月的美国-东盟领导人峰会就知道了。
当时,美国方面多次无视东盟提议,时间表一改再改,引发东盟国家不满,峰会从3月推迟到5月。等到东盟国家领导人千里迢迢赴美,美方竟称总统“太忙”,没有安排拜登与东盟各国的双边会谈。
那次峰会的“成果”,连美媒都看不下去了,称美国宣布向东盟提供微不足道的1.5亿美元,还要10个成员国来分摊。但这一援助却被美方当作重要成果大力宣传,所谓的“深化美国-东盟关系”似乎很没有说服力。
其实,就连这1.5亿也有猫腻,其中的40%用于拓展海上合作,许多合作倡议都涉及美国海岸警卫队,包括增派海岸警卫队人员和舰艇到印太地区等。
拜登11月12日在东盟-美国峰会上发表讲话。图源:视觉中国除了上述被嘲笑的1.5亿,回顾美国近来在东南亚的一系列动作,“东盟中心地位”的口号喊得很响亮,但行动却处处是“美国优先”。
——今年5月,拜登宣布提名约哈内斯·亚伯拉罕为美国驻东盟大使,此前这一职位已经空缺了5年之久,美媒称这一任命只是拜登政府“试图证明其对该地区的承诺”而已。
——自美国前总统特朗普退出CPTPP以来,美国两党的经济保护主义情绪不断加深,时至今日,美国与东盟的贸易关系没有任何改善举措。
——拜登政府转而邀请东盟七个成员国加入其“印太经济框架”,但却为东盟国家进入美国市场设置了障碍……
至于拜登此次宣布的8.5亿美元(实际可能为8.25亿)援助,美国政客新闻网称,除了在一些美国关切的领域“扩大参与”之外,细节很少。
该报道还指出,东南亚地区许多人对于美国对亚洲的长期承诺持怀疑态度,其优先事项往往与拜登的“印太战略”并不一致,且不想被迫在国际竞争中选边站队。显然,拜登“很难吸引东南亚”。
(责任编辑:百科)
-
经历了多年的筹备,个人养老金制度终于进入实质性推动落地阶段。在这背后,一场机构竞赛也就此拉开。由于个人养老金投资的参与流程包括:开户、缴费、投资、领取,开户的第一步则是目前各大商业银行必争之地,同时养 ...[详细]
-
囤一囤的心情可以理解,但从经济学原理来看则是没什么必要的近来,为了有效遏制疫情在社区扩散和蔓延,一些地方采取了封控措施,一度催生了囤货现象。特别是上海封控之后,一时间各种“囤货指南”在网上流传。其实, ...[详细]
-
参考消息网5月6日报道 据德新社布鲁塞尔6日报道,外交消息人士说,在欧盟委员会关于对俄罗斯实施石油禁运的最新提议中,匈牙利、斯洛伐克和捷克将被给予更长缓冲时间来禁止自俄进口石油。报道称,匈牙利和斯洛伐 ...[详细]
-
招股书过期失效IPO无望,擅开网红店的KK集团为何越来越颓?
记者 | 陈奇锐5月4日,港交所显示KK集团上市申请材料为“失效”状态,招股书目前已经无法查看或下载。按照规定,拟上市公司若无法在6个月内完成聆讯或上市流程,招股书及其它材料自动失效。但这不等于公司终 ...[详细]
-
本报记者 龚梦泽随着新能源车渗透率的迅速提升,新势力、新品牌们也在营销方式上开始了新一轮竞赛,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当属“标榜式”宣传。《证券日报》记者观察到,从蔚来李斌的“不明白现在大家为什么还买油车”, ...[详细]
-
人民币汇率跌破6.7关口,半个月时间跌超3000基点,企业如何应对?A股公司纷纷回应
“我们在6.3附近就已经批量结汇,但没想到后面兑美元汇率能快速升至6.7。”深圳一外贸企业对记者表示。随着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快速调贬,越来越多的外贸企业开始逢高结汇,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在6.7附近徘徊一段 ...[详细]
-
消费者的资金会被“冻结”在数字人民币钱包中,一笔一清,未核销金额也可实现快速退款。生活中不少人有过类似经历:在理发店、培训班、健身房等场所办理“预付费”会员卡,然而没多久,卡里还有钱,店却关了。近年围 ...[详细]
-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吴抒颖 深圳报道房地产市场并没有在今年4月如期迎来期盼已久的小阳春,房地产行业仍在筑底的过程中。根据中指院发布的数据,2022年前4个月, TOP100房企销售额均值为212.2 ...[详细]
-
来源:中国贸易报欧莱雅在华成立首家投资公司,并落户上海奉贤,以便拥有更靠近市场、与市场建立紧密合作的能力;跨国制药巨头丹麦诺和诺德宣布投资4亿元在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成立投资公司,旨在推动在华全产业链 ...[详细]
-
中国公共外交协会与中国人民大学主办,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承办的“求和平、促发展:全球20国智库在线对话会”5月6日举行。中国外交部副部长乐玉成发表主旨演讲并回答嘉宾提问。近期,俄乌冲突引起国际舆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