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纲:我国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的支持比较有力
本报记者 杨 洁
11月21日,易纲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在2022年论坛年会上表示,国货“我国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的币政支持是比较有力的。”
易纲表示,策对持比受疫情、宏观外部冲击等超预期因素影响,经济较今年以来我国经济面临一些挑战和下行压力,易纲稳健的国货货币政策及时加大了实施力度。按照党中央、币政国务院部署,策对持比人民银行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宏观降准0.25个百分点,经济较引导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下降,易纲降低实体经济综合融资成本。国货我国广义货币M2、币政社会融资规模和人民币贷款均保持了较快增长。
“从经济运行效果看,我国宏观政策力度把握是比较合适的。既有力支持了宏观经济大局的稳定,又在全球高通货膨胀背景下保持了物价形势的基本稳定,还兼顾了内外均衡。”易纲表示,三季度我国GDP同比增长3.9%,10月份我国消费物价指数(CPI)同比上涨2.1%,过去5年我国CPI年均涨幅保持在2%左右;今年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有所贬值,但贬值幅度小于其他主要货币,保持了人民币币值和购买力的基本稳定。
易纲指出,在加大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的同时,近年来人民银行资产负债表规模保持了相对稳定。截至今年9月末,人民银行资产负债表总规模为40万亿元左右,过去5年的平均增长率为2.6%,保持了相对稳定。
“近几年人民银行通过降准来满足货币信贷增长对中长期流动性的需求。”易纲提到,2018年以来,人民银行累计实施降准13次,平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从15%降到了大约8%,共释放了长期流动性约10.8万亿元,人民银行资产负债表规模基本稳定在38万亿元到40万亿元之间,而我国广义货币M2余额则从2017年末的近170万亿元增加到现在的260多万亿元,货币政策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是比较稳固的。
易纲强调,稳健货币政策不仅有总量上的支持,也有结构上的特色。人民银行聚焦供给侧结构性的堵点、难点,发挥结构性货币政策作用,持续加强对“三农”、小微企业、民营企业等领域的金融服务,推动普惠金融“量增、面扩、价降”。截至今年9月末,普惠小微贷款余额达到了23万亿元;授信户数近5400万户,是2017年末的4倍;今年9月份新发放的普惠小微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4.7%,较2017年同期下降了1.8个百分点。
易纲表示,结构性工具又可以分为长期性工具和阶段性工具两种。支农支小再贷款和再贴现是长期性工具,目前余额是2.5万亿元。近年来,人民银行创设了科技创新、交通物流、设备更新改造等专项再贷款支持工具,这些都是阶段性工具,目前余额约3万亿元,这些工具有明确的实施期限或退出安排,在达到预期目标后可以有序退出,实现“有进有退”。
谈及结构性货币政策在房地产市场和绿色金融这两方面的作用,易纲指出,房地产业关联很多上下游行业,其良性循环对经济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房地产市场出现了一些调整,人民银行配合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一城一策”用好政策工具箱,降低了个人住房贷款利率和首付比例,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针对前期一些房企风险暴露导致逾期交房,人民银行出台了2000亿元“保交楼”专项借款,支持已售住房的建设交付,并研究设立了鼓励商业银行支持“保交楼”结构性政策工具。最近还扩大了支持民企发债的“第二支箭”,为民企发债提供风险分担,民营房地产企业也在支持范围以内。
“人民银行还推出了碳减排支持工具助力绿色发展。”易纲介绍称,这项工具坚持市场化原则,支持金融机构向清洁能源、节能减排、碳减排技术这三个重点领域的企业提供贷款。除了资金支持外,碳减排支持工具还要求金融机构计算和披露贷款所带动的碳减排量,这对于引导绿色理念,推动碳核算和信息披露具有积极意义。截至今年9月末,碳减排支持工具累计使用2400多亿元,支持碳减排贷款超过4000亿元,带动减少碳排放8000多万吨。近期,人民银行还将两家外资银行纳入了碳减排支持工具的支持范围。
(责任编辑:焦点)
-
央行推出“保交楼”贷款支持计划 面向六家商业银行提供二千亿元零成本资金
经济日报本报北京11月21日讯记者陈果静)“在前期推出的‘保交楼’专项借款的基础上,人民银行将面向6家商业银行推出2000亿元‘保交楼’贷款支持计划,为商业银行提供零成本资金,以鼓励其支持‘保交楼’工 ...[详细]
-
一石三鸟?上海电气拟将天沃科技股权转让大股东 国资平台优质资源整合引遐想
财联社6月20日讯记者 徐海东)聚焦主业、推动解决同业竞争问题、整合优质资源,601727.SH)一则股权转让公告可谓“一石三鸟”。据财联社记者从接近公司的内部人士处获悉,该股权转让更有利于上市公司聚 ...[详细]
-
记者从国家烟草专卖局获悉,近期,国家烟草专卖局已依法有序核发了一批电子烟相关生产企业烟草专卖生产企业许可证、变更了一批电子烟批发企业烟草专卖批发企业许可证;各级烟草专卖行政主管部门依法有序核发了一批电 ...[详细]
-
新华社客户端济南6月19日电张芳)19日,“跨国公司与中国”主题展在青岛国际会议中心开幕。主题展以“聚焦峰会参会企业、打造跨国公司主场”为目标,展示跨国公司、龙头企业最新产品技术和合作需求,呈现山东新 ...[详细]
-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为什么要引领下一波全球化?全球化有利于推动全球经济发展,是国际公共品的核心。一是经济快速发展。从1978年改革开放到现在的40多年间,中国从整体贫穷到现在成为第二大经济体。人均GDP ...[详细]
-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科创板日报》6月19日讯记者 黄心怡)于近日表示,公司定增实现了溢价发行,最终发行价124.29元/股,是前20个交易日均价的105.4%。据 ...[详细]
-
当地时间17日,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在接受俄新社采访时表示,并不排除俄罗斯与乌克兰恢复谈判的可能性,但乌方仍停滞在原地。稍早时候,俄罗斯总统普京在圣彼得堡国际经济论坛全会上表示,自苏联解体以来, ...[详细]
-
第三届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报道 | 期待中国的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
经济观察网 记者 宋馥李6月20日,一场“中国营商环境高峰对话”,在青岛国际会议中心展开。由商务部和山东省共同举办的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已是第三届,本届峰会继续聚焦“跨国公司与中国”的主题,其中营商 ...[详细]
-
为遏制卢布升值,俄被曝拟购价值700亿美元人民币或其他友好国家货币
【文/观察者网 刘程辉】彭博社9月1日援引消息人士的话称,俄罗斯正在考虑一项计划,今年购买多达700亿美元的人民币及其他“友好”国家货币,以减缓本国货币卢布升值的速度。此后,俄罗斯将会转向一项更长期的 ...[详细]
-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说,考虑到政策调整对中小企业的可能负面影响,日本央行的货币宽松政策目前应该继续维持。货币政策“应该考虑整体经济趋势来综合判断”,岸田文雄周日表示。他说,政策调整可能会增加中小型企业的利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