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套路”的“双十一” 才是购物节该有的样子
一年一度的套路“双十一”来了,你的拒绝钱包准备好了吗?
据中新网报道,今年“双十一”与往年相比,双的样迎来了一些新变化,才购比如预售时间缩短、物节购物车扩容、套路一键退差价、拒绝告别零点……此外,双的样今年貌似少了各种烧脑的才购优惠计算题,平台之间的物节优惠水平亦相差不大。为了凑单更方便,套路有电商平台推出“多地址下单”,拒绝也就是双的样说,消费者在支付一个订单时,才购可以将里面的物节商品寄送到不同的地址。
开始于2009年的“双十一”到今年已经有13个年头,很多消费者也养成了每年“双十一”启动“买买买”模式。但在此之前,某些平台无比烧脑的优惠规则、一些商家商品“先涨后降”的猫腻、消费者抢900个最后兑10块钱的红包大战等套路却拦住了不少消费者的购物热情,在往年的种种吐槽之下,这也损害了不少商家的利益。
但今年以来,这些套路发生了些许变化。事实上,这些年网络经济快速发展,电商营销竞争更加充分,平台和商家也意识到,那些“乱花渐欲迷人眼”的套路留不住消费者,促销就该多一些真诚、便利,少一些套路、障碍。大大方方让利也该成为一种自觉。
“套路”少了,“便利”多了,消费者才能“买并快乐着”。无论是线下购物还是网络促销,拉动消费的真正“套路”,其实万变不离其宗,那就是“以消费者为中心”。这需要平台和商家将“更好的消费体验”摆在首位,主动为消费者“减负”,真正从“拼流量”向“拼实惠”“比服务”转变,让消费者更省心、放心消费。
这些年,从“剁手”到“吃土”,再到现在的“晚八人”,从这些消费者戏谑的称呼中也可窥见,购物狂欢的热闹之后,取而代之的是更人性化以及多样化的购物体验。比如,更多平台开始简化营销规则,更多商家将全程保价变成服务标配。
“双十一”游戏规则的改变,既是消费端理性倒逼的结果,也是平台和商家顺应市场的正确选择。
□新京报评论员 徐秋颖
(责任编辑:热点)
- ·信用卡、贷款代理投诉黑产成风 多家银行应声“宣战”
- ·香港中旅授出合共6140.4万份购股权
- ·2299元的HomePod 2代智能音箱为硬件何缩水了?
- ·中金策略|一图看懂春节期间全球资产表现:恒生科技指数以区间涨幅5.3%领先
- ·养老储蓄产品试点开启
- ·民宿房价动辄上涨数十倍,“报复性消费”之下警惕竭泽而渔
- ·特斯拉杀疯了,价格还能降?美国重磅数据公布,传递什么信号?特朗普账号再被恢复
- ·我国现存白酒相关企业19.79万家,遵义市以1.24万家排名第一
- ·特定养老储蓄试点正式启动 35岁以上的客户购买 单客购买上限为50万元
- ·一会所刚成立2年,业务收入逾1亿元,证券业务收入4625万,上市公司审计客户19家
- ·北京绿色交易所董事长王乃祥:发挥绿色交易所功能,积极服务能源企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
- ·福特全新跨界车型将于 3 月 21 日发布,基于大众 MEB 纯电平台
- ·摩根大通减持540.83万股海尔智家H股 套现1.62亿港元
- ·联合医务发行约1828.87万股以股代息股份
- ·今年全球主要股指谁表现最佳?谁跌穿地心?
- ·国航回应“一航班颠簸下坠”:受气流影响出现短时颠簸,无人员受伤
- ·“X日”后分优先级偿债是否是违约? 三大评级机构观点各自不同
- ·中国驻旧金山总领馆:5名中国公民在美国加州半月湾枪击事件中遇害
- ·融创房地产境内债务重组分两种方案:未展期债务将展期至2027年
- ·新春经济|春节假期国内出游3.08亿人次,长线游增长300%+出境游正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