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 > 联影医疗薛敏首次进入《福布斯》内地富豪榜,两次创业终造千亿医疗器械巨头 正文
时间:2025-07-07 02:06:15 来源:网络整理 编辑:热点
11月10日,《福布斯》发布2022中国内地富豪榜。相较于钟睒睒、李西廷、陈邦、蒋仁生、孙飘扬、药明系李革等福布斯榜单“老朋友”,医疗领域这次迎来了新面孔——实控人薛敏。他也是今年3位首次上榜者中的一
11月10日,联影两次《福布斯》发布2022中国内地富豪榜。医疗医疗相较于钟睒睒、薛敏李西廷、首次斯内陈邦、进入巨蒋仁生、福布孙飘扬、地富药明系李革等福布斯榜单“老朋友”,豪榜医疗领域这次迎来了新面孔——实控人薛敏。创业他也是终造今年3位首次上榜者中的一员,以52.5亿美元的千亿器械财富排名第64位。
目前,联影两次薛敏为联影医疗实控人,医疗医疗联影医疗控股股东联营集团董事长。薛敏联影医疗为国产医学影像设备龙头企业,首次斯内今年8月22日正式登陆科创板,发行1亿股共募资金额109.88亿元,成为今年科创板目前募资规模最大的IPO。上市首日,联影医疗一度超涨70%,市值站上1500亿大关,在二级市场的寒冬中十分惹眼。不过,相较于公司,它的创始人薛敏稍显低调。
联影医疗并非薛敏首次创业。1957年出生于湖北麻城的薛敏本硕分别毕业于复旦大学物理专业、中科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磁共振物理专业。研究生期间,他师从著名核磁共振专家吴钦义教授和叶朝辉院士,成为中国从事磁共振成像研究的第一人。
1988年,薛敏出国留学,赴美国凯斯西储大学(Case Western Reserve University)和克利夫兰医学中心(Cleveland Clinic Foundation, CCF)攻读生物医学工程学博士学位,后于CCF医学中心担任高级研究员。
赴美十年后,41岁的薛敏于1998年走上回国创业之路。在上世纪末开放的浪潮下,一大批国产医疗设备公司在深圳破土而出。薛敏也于此创办了磁共振公司迈迪特,并率团队研发制造出中国首台1.5T超导磁共振系统。
而很长一段时间里,本土医疗设备公司始终处于“小、散、弱”的状态,在GPS(GE、飞利浦、西门子)等外资巨头技术和品牌优势的猛烈挤压下,只能在低端市场中夹缝求生,难以做大。薛敏曾直言,国产品牌进军高端医疗设备行业,“面对的不是零起点,而是负起点,国内品牌的口碑都被做烂了。”
2002年,迈迪特被西门子看中,双方合资组建西门子迈迪特,西门子拥有75%股份,薛敏则由创业者转型为职业经理人。也是在西门子,薛敏遇到了此后共同创办联影医疗的张强,后者为西门子中国磁共振事业部总经理。巧合的是,两人都在上海读书,后均来到凯斯西储深造。
做国产高端医疗设备的创业想法始终未灭。2010年前后,“新医改”第一次拉起了大型国产医疗设备崛起的大幕。薛敏和张强二人离开西门子,筹建联影。2011年3月,联影医疗成立,布局了CT(计算机断层扫描仪)、MR(磁共振)等七大高端医学设备产品线,是国内第一家拥有全线高端医疗设备产品的公司。
2015年5月,薛敏出任联影医疗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他在写给联影全体员工的一封信中表示,“过去的一年,将成为中国医疗设备行业出现重大转折的标志年。”这是因为,2014年联影医疗的首个产品问世,销售元年收获近10亿订单,全线产品在全国装机数量超过数百台。
而首次在资本市场上大放异彩,则要等到2017年。当年9月,联影医疗获A轮融资33.33亿元,投后估值达到333.33亿元,创下当时中国医疗设备行业最大单笔私募融资记录。同年10月和2018年4月,联影注资3亿元成立人工智能子公司联影智能,进军医疗AI领域,随后发布智能化战略(United Intelligence)。
早在联影医疗初创时期,时任联影首席顾问的薛敏时常向创始管理团队建议,在一个外资垄断的市场,本土品牌想要突围,必须追求完全自主创新,力争自主研发所有产品核心技术。“如果同其他国内中小企业一样只满足于中低端市场,路只会越走越窄。只有坚持自主创新之路,才能不被国外强企扼住喉咙。”
不过,技术突破和虎口夺食都绝非易事。
联影医疗招股书显示,目前,公司部分产品的核心部件仍依赖外购,包括生产CT产品用的球管和高压发生器,生产XR(X射线成像系统)产品用的X射线管、高压发生器和平板探测器,生产RT(放射治疗系统)产品用的磁控管等核心部件,可能产生短期缺货或成本上升风险。
而在产品方面,联影医疗的高端医学影像诊断设备及放射治疗设备主要包括CT、MR、XR、MI(分子影像系统)、RT。具体而言,前两者营收占比最大,2021年分别占为47.87%、21.39%。
其中,CT以探测器排数为主要指标。公司招股书定义64排以上CT为中高端型CT,以下为经济型CT。2019年至2021年,公司CT系列销售数量分别为614台、1277台、1814台,其中经济型CT占比均在85%左右,经济型CT营收是中高端型CT的1.5倍至2倍。MR以场强为核心指标,场强数值越高,技术壁垒越高。同一时期,公司MR销量分别为215台、270台、337台,其中1.5T MR的占比接近八成,1.5T MR营收是3.0T MR的1.2倍至1.6倍。也就是说,目前,中低端产品仍是联影医疗的主要营收来源。
此外,新冠疫情以来,肺炎影像学特征成为新冠肺炎疑似病例的诊断标准。这带动了医疗机构对CT和移动DR(数字化医用X射线成像)产品的大量配置需求,大幅提高了联影医疗此类产品的收入。2020年,联影医疗一举扭亏为盈,归母净利润为9.03亿元;营收为57.61亿元,同比接近翻倍。其中,XR营收为8.24亿元,占比14.46%。
不过,上述大型医用设备的使用年限在5至10年,这意味着疫情可能透支了未来市场需求的释放空间。2021年,联影医疗的XR营收和占比降至4.94亿元和6.91%。
当下,在联影医疗面前的是“国产替代”和“医疗新基建”等政策红利。2020年12月31日,薛敏以公开信形式宣布,由张强接任联影医疗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的职位。此后,薛敏作为联影集团董事长,将把精力投入到集团各个版块的战略布局与协同管理中。薛敏此前公开发言表示,未来5-10年将是国产企业赶超的关键窗口期,以5G、AI、云计算为代表的“新基建”,将为“中国品牌”铺设一条加速发展的快车道。而这其中,联影能分得多大的蛋糕,有待时间的考验。
造车新势力8月交付成绩单:赛力斯汽车首次破万,仅小鹏与理想汽车环比下跌2025-07-07 02:01
50亿元人民币央行票据被抢购,投标总量破220亿元2025-07-07 02:01
收评:港股恒指涨3.15% 恒生科指涨超5%阿里大涨11%2025-07-07 01:56
“年报季”到了,申请“晚交卷”的房企也多了2025-07-07 01:53
竟敢掩盖不良贷款!踩雷隆鑫后,重庆农商行因9项违规被罚超千万2025-07-07 01:51
发改委、能源局:目标到2025年 国内能源年综合生产能力达到46亿吨标准煤以上2025-07-07 01:36
“鹰王”布拉德:美联储需加快采取行动 50个基点的加息肯定会出现2025-07-07 00:53
失事客机黑匣子搜寻现场:搜救队伍配备搜救犬和生命探测仪2025-07-07 00:34
靴子落地 !药品网售监管办法12月1日起施行,对第三方平台影响有多大?2025-07-07 00:09
假肢产业转型升级是一场加速跑,也是一场马拉松2025-07-07 00:08
南博会这10年:两“变”一“不变”,解码中国2025-07-07 01:36
支付宝发布重要公告,将继续加强专项治理2025-07-07 01:30
藤县空难救援人员:大雨来临前 抓紧打通前往事故核心现场道路2025-07-07 01:23
瞄准充换电及储能,广汽集团拟投50亿设立广汽能源生态公司2025-07-07 01:07
特定养老储蓄 正式启动试点2025-07-07 01:05
疫情多点散发,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稳价形势如何?2025-07-07 01:02
辽宁大连:初步判断金普新区疫情出现“拐点”2025-07-07 00:31
“温州籍企业主折戟景宁”续:相关部门被判赔一企业705万2025-07-07 00:11
九价HPV疫苗扩龄,专家不建议盲目等苗、重复接种2025-07-06 23:58
动力电池混战打响,“中创新航们”能否“虎口夺食”?2025-07-06 2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