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邦股份、大北农定增扩产!猪周期去化变数横生 二线企业艰难图存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赵云帆 上海报道
猪肉价格刚刚越过盈亏分水岭,天邦猪周期前景却再度出现分化。股份
6月8日,大北(002157.SZ)公告公司及子公司近期因流动资金紧张出现部分商票逾期未兑付的农定难图情形。
对此,增扩周期有分析认为,产猪存正邦科技违约或引发进一步行业产能去化预期,去化猪周期拐点有望如期而至。变数
然而与此同时,横生行业内仍不乏激进扩张的线企声音。
A股市场上,业艰本周就有两家头部养殖饲料企业相继宣告定增计划,天邦并瞄准生猪产能,股份行业去化前景再添变数。大北
其中,农定难图(002124.SZ)拟募资总金额不超过28亿元,其中20亿元用于数智化猪场升级项目,8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而(002385.SZ)也计划募资不超22.6亿元,用于饲料生产项目、种猪养殖及研发项目、信息化系统升级改造等项目。加上公司此前被传内部立下宏图远志,称其将在10年内影响2亿商品猪出栏,国内生猪产能去化前景事实上并不乐观。
一些投资机构人士告诉记者,生猪价格近期不断上涨,使得“猪周期拐点论”成为产业一致预期,但在这种氛围下企业却择机补栏,去化节奏反而会被打断。
饲料企业夺食下游
6月初,有消息称,大北农集团董事局主席邵根伙在内部会议上做了养猪产业的宏观规划,希望用十年打造5万个农场主,实现年出栏2亿头商品猪。
作为对比,国家统计局所披露的2021年国内年出栏生猪总量为6.7亿头,截至年底生猪存栏为4.5亿头。这意味着10年之后大北农希望“影响”出栏商品猪就占到全国出栏生猪三分之一。
今年,非洲猪瘟诱发的猪周期盛宴已经早已曲终人散。但当年凭着自繁种猪一度获得300亿年利润的“牧原模式”,仍令众多上下游企业心驰神往。
据记者统计,过去半年中,包括大北农,(603363.SH)、(002100.SZ)、(603477.SH)、(002567.SZ)等A股饲料企业开始落地或筹划定增募资计划,以扩大种猪引进,或扩建饲料、生猪养殖产能。
而从数据上看,大北农子公司5月生猪销售数量同比增129%;5月生猪销售同比增幅更高达877%。
此外,唐人神近期也在互动平台上表示,正筹划对部分优质猪场进行收购。
一方面是饲料企业夺食下游,一方面却是曾经的养猪龙头深陷流动性泥潭。
今年,包括和均启动定增补流和扩产,规模分别为50-60亿和45亿,补流和偿还贷款数额巨大且超过募集计划三分之一,两轮定增均计划由两公司大股东牧原集团与南方希望实业全额认购。
相比之下,同为养猪二线龙头的天邦股份、正邦科技便不那么幸运。由于股东实力稍欠雄厚,两家公司均在去年卖身补流,分别向(600438.SH)和大北农出售旗下饲料资产。
前有牧原等龙头牢据成本优势,后有一众饲料企业积极扩产,产能去化进度不及预期,二线养猪企业的生存现状难言乐观。
供过于求仍将持续
根据申万行业数据,今年一季度,A股10家生猪养殖行业企业经营性现金流共净流出38.99亿元,投资和筹资分别为净流出137亿元和净流入129亿元。
旺盛的资本支出,包括“卖一头亏一头”的猪价几乎令所有养猪企业不堪重负,一季度10家企业合计录得亏损155亿元,形势难言改善。
猪企们于食槽之中嗷嗷待哺,“投食者们”却在远处观望,不敢轻举妄动。
一位定增买方相关人士告诉记者,目前猪周期资金链问题业内讨论较多,机构普遍比较谨慎,定增落地不频繁,但看好资金链问题倒逼猪企产能去化。
“业内对定增市场仍然持谨慎的态度,但对未来的情况并不完全悲观”,前述人士表示,但同时也指出:“定增一般有半年以上的流程要走,一般拿到批文之后才会在机构间路演,到时候情况肯定和现在不一样,所以现在评估猪企定增适不适合参与还为时过早。”
根据农业农村部数据,截至四月末国内能繁母猪存栏为4177万头,其虽较2021年年中高峰期下降9%以上,但环比仅降0.2%,降幅并不明显。
对此,招商期货近期指出,该降速已经明显低于3月,主要由于猪企下半年盈利预期大增,影响了行业产能淘汰进度。
该机构指出,母猪产能自去年7月份以来逐步下降,对应理论出栏在5月前后出现下降,由于当前对应母猪产能仍处于过剩状态,4月能繁下滑幅度明显减弱,后续产能去化预期减弱影响猪价高位预期。
供需关系上,6月之后猪肉将进入传统终端需求淡季,猪价回归也将面临后劲不足的问题。
“现在养猪至少是不亏钱了,运营得不错的话还能小赚”,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告诉记者,但同时也指出猪价很难大幅上涨。
“伴随天气逐渐炎热,终端消费市场需求可能还是会降低,6月的生猪价格或将出现一定的回落,当然回落也会是有限的,不会比3月还低。”
猪周期“波折向上”
期货市场上,6月10日收盘,大商所生猪主力连续报18700元/吨。虽然该价格已经较3月低点涨近5成,但4月跳涨过后,近期生猪主力整体价格仍以走平为主。
从2021年年初开始猪价步入下行周期以来,猪价磨底过程已经持续接近一年时间,但市场至今尚未看到猪周期出现明确拐点。
对此,嘉实基金大消费研究总监吴越告诉记者:“从时间维度看,一轮完整的猪周期从底部到高点需要12到18个月,才能出现非常全面的反转,从能繁母猪的拐点最后看到价格的拐点通常我们觉得起码要1到1.5年才会出现,所以从去年的角度来看时间要走完大概率会在今年下半年才会看到价格的反转。”
而在饲料企业向下游养猪延伸触角,产能去化不充分的当下,猪周期的复苏时间也会被客观拉长。
“猪周期出现复苏的话,主要看以下几点。首先,核心还是看能繁母猪的供给去化幅度。目前去化幅度大概是7到8个点,如果去化幅度超过15%以上,相对来说会更有信心这一轮猪周期会出现全面性反转。第二,看到底有多低,特别产业界的预期到底有多低。目前来看大部分公司,特别中大型公司对于猪价反转预期过于一致,我们觉得这也不是很好的事情。”吴越表示。
另一方面,全球通胀影响之下,饲料成本近期再次进入上行通道。6月初,全国主要饲料厂家均公布涨价事宜,其中教槽料、公猪料涨面涨价百元以上,配合料涨50至75元左右。饲料涨价之下,困境猪企生存空间进一步收窄。
不过吴越却指出,“原材料成本往上涨,对于生猪供给去化是好事,因为养殖成本抬升了,所以肯定亏钱。”
“猪周期依然存在。因为现在12到14块钱的猪价远远低于现在16到20块钱的养殖成本,只要这个东西还倒挂,去产能依然会进行,只要去产能依然进行,整个猪周期依然值得期待,方向是确定的,最差的时候已经过去了,但结构上可能会一波三折。”吴越向记者表示。
(责任编辑:热点)
-
【证监会副主席李超:进一步加快资本市场数字化转型】财联社11月22日电,证监会副主席李超22日在“2022论坛年会”上表示,随着我国数字经济发展进入快车道,资本市场要为实体经济提供高质量服务,必须进一 ...[详细]
-
采样亭的规模测算核酸采样亭是常态化核酸检测的主要基础设施,实现15分钟核酸“采样圈”将主要依靠高密度布局采样亭。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监察专员郭燕红近日表示,可以参考每2000-3000人设置一个采 ...[详细]
-
据平安北京丰台官方微博消息,2022年5月8日20时许,北京丰台分局张郭庄派出所接到北宫镇一社区工作人员反映,辖区内一名居家隔离人员吴某某男,40岁)私自外出。接此情况后,民警迅速开展调查,于21时许 ...[详细]
-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范子萌)5月16日,汇率再度走弱。盘后,香港金管局入市买入58.88亿港元,以捍卫联系汇率制度。近一周以来,香港金管局已五度出手,合计买入175.85亿港元。5月12日早间,由 ...[详细]
-
老虎证券涨超8% Q3归母Non-GAAP净利润环比增长91.3%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详细]
-
5月16日,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主持例行记者会。有记者提问,13日,美国-东盟领导人峰会发表联合愿景声明称,致力于在11月举行的第十届美国-东盟峰会上,将美国-东盟关系提升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中方对 ...[详细]
-
文/乐居财经 李奕和流动性危机、待偿债务高企,以及国内外环境综合因素影响下,房企海外资产出售愈演愈烈。5月16日,绿地纽约公园项目中的两栋公租公寓楼,以合同总金额3.15亿美元出售。该项目为纽约州政府 ...[详细]
-
乐居财经讯 5月16日,北京奈雪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天津和平区第一分公司因经营超过保质期食品被行政处罚5000元,处罚单位为天津市和平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决定书文号为津市监和处罚〔2022〕210号,处罚日 ...[详细]
-
受集采冲击扣非净利下降3成 通化东宝:加大对零售渠道、民营医院等集采外市场投入
今年5月落地的胰岛素专项集采,相关影响已在上市公司半年报中体现。继“国产胰岛素之王”603087.SH)披露上半年营收下滑43%,且亏损1.98亿元之后,另一家国产胰岛素龙头600867.SH)披露上 ...[详细]
-
来源:老俞闲话今天要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两个月前我和大家约定的新书《在岁月中远行》,终于在这个月出版上市了!我自己也对这本书期待已久。这本书记录了我近年来在工作、生活和行走中的感悟与思考,书封上的书名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