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有望避免“债务违约” 美“信用违约”或将无解
新华社北京5月1日电(国际观察)俄有望避免“债务违约” 美“信用违约”或将无解
新华社记者邓茜 徐超
俄罗斯财政部日前证实以美元支付了4月4日到期的债务违约债务款项,没有像此前宣布的望避违约无解以本国货币卢布还债。这意味着,免美俄罗斯有望在5月4日即30天宽限期期满前履行外债合约,信用从而避免该国数十年来首次主权债务违约。债务违约
国际观察人士认为,望避违约无解美国不断挤压俄金融资源,免美阻止俄通过存在美金融机构的信用外汇偿还债务,“人为制造”俄债务违约风险,债务违约凸显其金融霸权的望避违约无解危险本质。这次政治博弈,免美美国看似取得“胜利”,信用但这种“金融武器化”的债务违约做法越来越被外界看作“信用违约”,正损害美国国家信用和世界对美国所主导的望避违约无解金融体系的信心。
俄努力避免“制裁式”债务违约
俄乌冲突爆发后,免美美国宣布冻结俄央行在美资产,禁止其除债务支付和油气贸易以外的大多数交易。为进一步施压,美财政部从4月4日起禁止俄动用存在美国金融机构的外汇储备向外国债权人支付主权债务款项。一家美国银行受限于美方制裁,无法处理俄方偿付的总额约6.49亿美元的债款。
美财政部发言人称,这一制裁意在迫使俄罗斯动用其国内美元储备来偿还债务,而不是将这些储备用于军事行动等目的。“俄罗斯必须作出选择,要么耗尽宝贵的美元储备、增加新的资金来源,要么违约。”
俄方随即宣布以卢布偿付上述款项,但各方对此产生争议。国际评级机构表示,俄罗斯有30天宽限期以美元支付这笔债务,其间若美元没有转入债券持有人账户,以卢布偿付债务将构成违约,因为“债券合约没有规定以美元以外的其他货币偿还”。
为此,俄罗斯财政部长西卢安诺夫警告,若西方迫使俄罗斯债务违约,俄方将采取法律行动。“西方国家故意采取的政策是通过一切可能的手段人为制造违约。”
随着30天宽限期临近结束,俄方态度发生转变。英国《金融时报》援引俄财政部日前的声明称,总额6.49亿美元、原定于4月4日到期的款项已以美元形式支付给支付代理机构花旗集团。一名美国官员表示,此次宣布的债务偿还使用的是俄境内美元。
美西方对俄降下“金融铁幕”
俄罗斯黄金和外汇储备约为6400亿美元,其中约3000亿美元受到制裁冻结。分析人士认为,俄罗斯有能力偿付相关债务款项,违约之争本质上是美西方与俄罗斯的政治博弈。如果后续其他债务款项按照最新方式偿还,俄将面临外储“坐吃山空”的风险。
美利用金融霸权地位不断加码制裁,对俄降下“金融铁幕”,迄今已动用冻结外储、实施能源禁运、制裁主要银行、将大多数俄银行排除在环球银行间金融通信协会(SWIFT)系统之外等措施,对俄“锁源”“断链”“脱钩”,试图切断俄罗斯与世界其他地区的经济和金融联系,消耗俄方可支配的资源。
全球资产管理公司(GAM)新兴市场债券基金经理保罗·麦克纳马拉表示,俄罗斯最后关头用紧缺的美元偿还债务,标志着美国施压取得成果。
英国爱丁堡大学法学院名誉教授、主权债务问题资深法律专家李·布赫海特认为,俄罗斯面临的债务违约风险“并非金融问题,而是政治问题”。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第一副总裁姬塔·戈皮纳特曾表示,如果俄罗斯发生债务违约,对世界的直接影响相对有限,但将对俄罗斯产生严重影响,因为重新进入信贷市场“没那么容易”。
滥用霸权凸显美“信用赤字”
国际观察人士认为,美国利用金融霸权,冻结俄罗斯在海外的外汇储备、通过叫停代理行相关业务“掐断”俄罗斯偿债通路、为“抽干”俄罗斯的“本钱”不惜牺牲债券持有人和国际投资者利益,终将令世界对美国的国家信用、美元信用质疑不断加深。
《华尔街日报》日前刊文指出,美欧国家对俄央行实施限制措施,以防其通过配置国际储备削弱制裁措施影响,这种把国际货币体系“武器化”的做法将产生持久影响。目前发展中国家78%的国际储备为外汇资产。俄乌冲突下西方对俄罗斯的制裁表明,各国央行积累的外汇储备可能随时被“夺走”。
俄罗斯金融分析师阿列克谢·维亚佐夫斯基认为,美国对俄金融制裁严重损害全球金融体系,其通过冻结外储制造俄债务违约风险,将导致美国政府的信用崩塌。
近年来,不少国家推动跨境支付和外汇储备多元化。即使是作为美国盟友的欧盟,也于2019年建立一套特殊用途支付工具,以促进与伊朗的非美元交易,规避美国制裁。
美国《新闻周刊》认为,美元一直被视作美国最具影响力的工具之一,但美频繁动用金融制裁不仅削弱制裁本身效力,而且可能侵蚀美元主导地位。(参与记者:黄河、樊宇)(完)
(责任编辑:知识)
-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详细]
-
02009)公布,于 2023 年 2 月 9 日,根据《公司法》、公司《章程》等相关规定,董事会选举姜英武出任公司第六届董事会董事长,任期与第六届董事会任期一致。根据《公司法》、公司《章程》等相关规 ...[详细]
-
自律的Keep,盯上一门贪婪的生意。@新熵原创作者丨张宙 编辑丨月见最近的Keep,无意中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为了实现商业化,Keep试水过电商平台、智能硬件、运动产品、服饰和食品等多个领域,但结果 ...[详细]
-
王子新材:控股子公司收到宁德时代(上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项目定点意向书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详细]
-
联想新款Thinkpad X1 Fold折叠屏笔记本外观曝光
今年 7 月份,联想预热了 ThinkPad X1 Fold 第二代折叠屏笔记本,官方称其为“next big thing”。现在,爆料人 SnoopyTech 曝光了这款设备的外观和部分参数信息。据 ...[详细]
-
亿都国际控股)00259)公布,于2023年2月10日,该公司斥资38.45万港元回购13万股。 ...[详细]
-
转自:科技日报这段时间,一款名叫ChatGPT的人工智能聊天系统就像平地起春雷,突然刷爆网络。“从目前普遍的对话感受来看,ChatGPT的最大亮点就在于其优秀的意图识别与语言理解能力,这令人意识到人工 ...[详细]
-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中新网2月9日电 中新财经记者 左宇坤)提前还房贷,房主很急,银行更急?贯穿了2022年的“提前还贷潮”,2023年热度不减。房主们为何要急于提 ...[详细]
-
来源:经济日报当前,我国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和产业发展主要面临三大挑战:一是国际政治和经济环境急剧变化,技术封锁危险加剧;二是产业“卡脖子”问题亟待解决;三是国际上已进入产业化快速发展阶段,我国核心材料芯 ...[详细]
-
e公司讯,国家统计局表示,1月份,受春节效应和疫情防控政策优化调整等因素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有所上涨。从环比看,CPI由上月持平转为上涨0.8%。其中,食品价格上涨2.8%,涨幅比上月扩大2.3个百分点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