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2021年中国创新指数较快增长 创新发展水平加速提升
2021年中国创新指数较快增长创新发展水平加速提升
——国家统计局社科文司首席统计师李胤解读2021年中国创新指数
日前,统计提升国家统计局社科文司《中国创新指数研究》课题组发布了2021年中国创新指数测算结果,局年较快加速社科文司首席统计师李胤对此进行了解读。中国指数增长
从测算结果看,创新创新2021年中国创新指数达到264.6,发展比上年增长8.0%,水平增幅较上年提高1.6个百分点;4个分领域指数均实现增长;在20个评价指标指数中,统计提升有18个指标指数比上年提高,局年较快加速其中,中国指数增长劳动力中大专及以上学历人数指数、创新创新享受加计扣除减免税企业所占比重指数、发展基础研究人员人均经费指数、水平每万名R D人员专利授权数指数、统计提升每百家企业商标拥有量指数、局年较快加速每万名科技活动人员技术市场成交额指数、中国指数增长人均主营业务收入指数等7个评价指标指数均实现两位数增长,比上年增加1个。中国创新指数走势表明,2021年,我国创新发展呈现良好态势,创新环境明显优化,创新投入稳步提高,创新产出较快增长,创新成效进一步显现,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一、创新环境明显优化
“创新环境”领域包括劳动力中大专及以上学历人数、人均GDP、理工科毕业生占适龄人口比重、科技拨款占财政拨款比重、享受加计扣除减免税企业所占比重等5个评价指标。2021年我国创新环境指数值为296.2,比上年增长11.3%,增幅较上年提高5.0个百分点,增速居4个分领域之首。该领域5个评价指标指数全部实现增长。
加计扣除减免政策效果显著。近年来,加计扣除减免税政策在提高加计扣除比例、扩大费用归集范围、完善研发费用会计核算管理制度等方面得到完善,政策扶持力度不断增强,政策红利持续加速释放。2021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加计扣除减免政策受惠企业达9.9万家,比上年增长39.5%;受惠企业占比为22.3%,比上年提高4.6个百分点;享受政策相当于减免税额达2091.7亿元,比上年增长22.1%。
财政科技支出实现恢复增长。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部分财政支持科技项目延迟或暂缓执行,财政科技支出规模有所减小,科技拨款占财政拨款的比重指数出现下降。2021年,国家财政科技支出达到10766.7亿元,比上年增长6.7%,呈恢复增长态势;其中,地方财政科技支出达到6971.8亿元,比上年增长10.0%,所占比重为64.8%,比上年提高2.0个百分点。
二、创新投入稳步提高
“创新投入”领域包括每万名R D(研究与试验发展)人员全时当量、R D经费占GDP比重、基础研究人员人均经费、企业R D经费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有研发机构的企业所占比重、开展产学研合作的企业所占比重等6个评价指标。2021年创新投入指数值为219.0,比上年增长4.4%。该领域的6个评价指标指数中,除企业R D经费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指数由于2021年企业主营业务收入恢复性大幅提升而出现下降外,其他5个指标指数均实现增长。
R D投入保持较快增长。2021年,我国R D经费投入达27956.3亿元,比上年增长14.6%,增速比上年加快4.4个百分点,已连续6年保持两位数增长,投入总量稳居世界第二;近5年年均增速达12.3%,明显快于美国(7.8%)、日本(1.0%)、德国(3.5%)等发达国家[1];R D经费投入强度(R D经费与GDP之比)为2.44%,比上年提高0.03个百分点,呈现稳步提升态势。R D人员全时当量达571.6万人年,比上年增长9.2%,创新人力资源继续稳居全球第一。
基础研究经费占比明显提升。基础研究是整个科学体系的源头,持之以恒加强基础研究投入是提升原始创新能力的关键。2021年,我国基础研究经费为1817.0亿元,比上年增长23.9%,增速较上年提升14.1个百分点,较R D经费增速高9.3个百分点;基础研究经费近5年年均增速达17.2%,比同期R D经费增速高8.0个百分点,5年间投入总量实现翻番。2021年,我国基础研究经费占R D经费比重为6.50%,比上年大幅提升0.49个百分点,达到历史新高。
三、创新产出较快增长
“创新产出”领域包括每万人科技论文数、每万名R D人员专利授权数、发明专利授权数占专利授权数的比重、每百家企业商标拥有量、每万名科技活动人员技术市场成交额等5个评价指标。2021年创新产出指数值为353.6,比上年增长10.6%,增幅较上年提高2.1个百分点,指数水平继续稳居4个分领域之首。该领域5个评价指标指数均不同程度实现增长。
创新产出成果丰硕。2021年,我国国内专利授权数达446.7万件,比上年增长26.9%;其中发明专利授权58.6万件,增长33.0%;共发表科技论文203.4万篇,增长4.2%。企业品牌建设不断推进,截至2021年底,大中型工业企业拥有注册商标70.6万件,比上年增长14.7%。
技术市场快速壮大。2021年,我国技术市场成交合同金额达37294.3亿元,比上年增长32.0%,增幅比上年提高5.9个百分点,技术转移转化不断加速。2021年每万名科技活动人员平均技术市场成交额为25.4亿元,比上年增长16.2%;每万名科技活动人员技术市场成交额指数达676.6,(以2005年为100),指数值稳居全部20个评价指标首位。
四、创新成效进一步显现
“创新成效”领域包括新产品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占货物出口额的比重、单位GDP能耗、人均主营业务收入等4个评价指标。2021年创新成效指数值为189.5,比上年增长2.8%。该领域的4个评价指标指数中,除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占货物出口额的比重指数由于2021年商品出口贸易总额实现强劲回升而出现下降外,其他3个指标指数均实现增长。
新产品销售再创新高。2021年,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实现新产品销售收入22.2万亿元,与主营业务收入之比为27.6%,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占比再创新高。其中,达到国际市场水平的新产品销售收入为3.0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7.7%,增幅比上年提高11.4个百分点;达到国内市场水平的新产品销售收入为7.4万亿元,增长13.9%,增幅提高6.6个百分点。
节能降耗取得新的成效。据初步核算,2021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为52.4亿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5.2%;煤炭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56.0%,比上年下降0.9个百分点;天然气、水电、核电、风电等清洁能源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25.5%,比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按可比价格计算,单位GDP能耗比上年下降2.7%。
综上,2021年中国创新指数测算结果表明,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我国坚持将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大力改善创新环境,创新发展新动能得到进一步释放,创新发展水平实现较快提升,为保持经济平稳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下阶段,我们要继续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科技强国建设,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努力奋斗。
注:
[1]国际比较数据来自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官方网站数据库https://data.oecd.org。中国数据为2016—2021年,其他国家数据为2016—2020年。
(责任编辑:综合)
-
造车新势力8月成绩单出炉:理想“爆冷”仅交付4571量,AITO问界系列首破万辆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造车新势力8月成绩单出炉!:8月交付10677辆汽车,同比增长81.6%9月1日晚间,蔚来在港交所公告显示,蔚来于2022年8月交付398辆ES ...[详细]
-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会:落细落实防控措施 有效抓好疫情处置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今天11月29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落细落实防控措施,有效抓好疫情处置有关情况。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介绍,各地正在抓实抓细做好疫情防控,要根据检测、流调结 ...[详细]
-
新华社华盛顿11月28日电 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两名官员28日表示,他们支持将联邦基金利率提高到约5%或以上,并在明年将利率保持在此峰值。据美联社报道,纽约联邦储备银行行长约翰·威廉姆斯当天在纽约发表讲 ...[详细]
-
财联社11月29日电,在今日举行的钠离子电池产业链与标准发展论坛上,宁德时代研究院副院长黄起森表示,在乘用车应用方面,钠离子电池普遍可以满足续航400公里以下的车型需求。宁德时代则通过首创的AB电池系 ...[详细]
-
参考消息网11月23日报道 据法新社22日报道,纽约司法机构确定,特朗普及其三个子女的民事诉讼案定于2023年10月2日开审,也就是距2024年美国总统大选13个月时。特朗普一家被控集体从事税务欺诈行 ...[详细]
-
《科创板日报》29日讯,《科创板日报》记者获悉,蜂巢能源科技湖州)有限公司动力锂离子电池项目获45亿元贷款和6亿元基金支持,主要用于其湖州项目建设。此次签约银团主要由招商银行、兴业银行、建设银行、浦发 ...[详细]
-
新京报讯记者戴轩)北京市卫健委新闻发言人王小娥今日表示,医疗机构不得以无核酸检测结果等原因推诿、拒诊或延误,急诊、发热门诊、妇产科、透析室、儿科、肿瘤科、精神科、重症医学科等重点科室未经同意不得擅自停 ...[详细]
-
来源:豹变‘核心提示’曾经,在无数中小商家的托举下,拼多多成长为电商小巨头;如今,为了讨好买家,拼多多打算甩了“衣食父母”——胡乱罚款、纵容“仅退款”,正让满含抱怨的商家,飞速逃离。作者 | 李潇“拼 ...[详细]
-
转自:中国网财经中国网财经11月22日讯 2022年论坛年会昨日重磅开幕,人民银行副行长、外汇局局长潘功胜在会上表示,今年以来,受“高通胀”和“紧货币”影响,国际金融市场,包括外汇市场,经历了剧烈震荡 ...[详细]
-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11月29日,第四届中俄能源商务论坛以线下与线上相结合的方式在北京和莫斯科两地举行。国务院副总理韩正出席论坛开幕式,宣读习近平主席贺信并致辞。韩正表示,能源安全是各国实现经济发展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