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理财子加码养老理财 第二批试点机构新产品整装待发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 在个人养老金试点加速落地背景下,银行养老养老理财产品问世已满半年,理财理财步入常态化发行阶段,加码机构试点范围也从“四地四机构”扩展为“十地十机构”。第批
纵观目前养老理财产品发行方,试点除后期加入的新产贝莱德建信理财外,均为首批获试点的品整银行理财子公司。6月23日,装待上海证券报从多家第二批养老理财试点机构了解到,银行养老多只养老理财产品已整装待发,理财理财正在紧密筹备中。加码机构
面对养老理财产品和规模的第批加速扩容,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向记者分析称,试点一方面,新产发展养老理财产品能充分发挥银行理财的品整优势,健全我国养老第三支柱、完善我国养老保险体系;另一方面,也将促进银行理财子公司创新产品和服务,完善产品体系,拓展服务对象和服务模式。
第二批试点机构新产品 紧密筹备即将面世
除了贝莱德建信理财以外,第二批养老理财试点机构尚未有养老理财产品发行。
目前,距离第二批银行理财子获批试点资质已超3个月。多家银行理财子公司内部人士向记者表示,将在7月左右发行首只养老理财产品。“机构都在等待监管对发行产品的具体要求,所以还没有发行出来。”华东一家银行理财子公司知情人士透露。
“产品准备得再好,也需监管部门审批同意,否则白忙一场。”上述银行理财子公司知情人士直言。而农银理财人士表示,已将相关试点方案报送银保监会,待监管反馈意见后将尽快推出养老理财产品。
交银理财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正在储备优质长期限资产,并针对养老理财的特殊性研究适配的产品策略库。在资产投向上,将围绕国家战略和产业政策领域,从而更好地支持经济社会长期投融资需求。
与此同时,记者从银行业内人士处获悉,信银理财紧张筹备几个月后,即将发行信颐养老理财产品,计划定位为固收类、5年长期限封闭式、定期分红的理财产品。
在投资门槛上,信银理财推出的养老理财产品各种费率将远低于其他类别的理财产品,并将产品销售起点设为1元;在产品流动性上,投资者如在持有期间有重大疾病或购房需求,可申请提前赎回理财产品并且不收取或少收取赎回费。
养老理财产品不断上新 认购火爆收益稳健
第二批试点机构入局的同时,养老理财规模也在悄然壮大。
自2021年12月6日首批养老理财产品开始募集以来,截至今年5月末,养老理财发行22只产品,认购金额已超600亿元。绝大多数产品的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普遍在5.8%-8%左右,运作稳健。
值得一提的是,首批养老理财试点机构建信理财、光大理财又各新发售了一只养老理财产品,于6月20日结束募集,业绩比较基准小幅下调。在分析人士看来,养老理财产品表现受业绩比较基准下调因素影响不大。
养老理财产品的稳健性是吸引投资者认购的关键因素。“首期产品募集金额超30.88亿元,累计1.39万客户参与购买体验,人均购买规模22.2万元。”工银理财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这种稳健的投资风格与国内投资客户的投资偏好,以及长期养老需求更为契合。”工银理财人士向记者分析称,银行理财长期以来注重大类资产配置,是投资范围覆盖最广的资管机构,擅长非标准化债权投资、信用风险把控等,依托投研基础,在产品管理中更加注重安全和风险管控。
理财子总结试点经验 养老理财驶入“快车道”
记者获悉,近期多家银行理财子公司正在总结养老理财产品试点经验,以便推动在养老理财领域的深度布局。
“当前,银行理财子公司在总结前期试点的一些经验,同时一季度理财产品频频‘破净’为产品发行造成一定压力,机构也在选择好的发行时机。”董希淼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董希淼分析称,与其他金融机构相比,理财子公司参与养老理财投资具有先天优势:广大的个人客群、成熟的理财顾问极大拓宽养老产品的覆盖面;银行及理财子公司团队具备宏观经济研判与大类资产配置能力等将为养老产品带来长期稳健收益。
不过,银行理财子公司布局养老理财仍有“难点”待解。简基金首席研究员张竹然告诉记者,银行理财子公司本质上具“债务基因”,对于权益类、商品类等板块缺乏相应人才和投资理念,面对权益市场回撤幅度较大等应对较为被动,仍有提升空间。
“我们将加强存量产品的投资管理,发挥在投研和获取资产方面的综合优势。”6月23日,工银理财内部人士向记者透露,下一步将根据前期试点产品发行、运作情况,优化调整产品设计,加快推出更多更优质养老理财产品;加强与各级监管机构和社会各界沟通,持续开展投资者教育和内部培训工作。
综合来看,养老理财仍是银行理财市场中的一片蓝海,普益标准研究员崔盛悦向记者表示,随着养老产业资金需求的不断旺盛以及居民养老需求的不断增加,以稳健、长期和普惠为特点的养老型理财产品有望成为稳健投资的热点产品,无论是发行规模还是发行频率均可能进一步提升。(黄坤)
(责任编辑:娱乐)
-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详细]
-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记者 高志刚 郭成林年关又至,一批游走在退市边缘的*ST公司谋求“自救”,各种“花式保壳”举动层出不穷,由此引来交易所的火速问询。1月3日,、 ...[详细]
-
接受调查4个月后,广晟集团原董事长刘卫东被“双开”!1月6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通报显示,广东省广晟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原党委书记、董事长刘卫东严重违纪违法,被开除党籍和公职。据通报,刘卫东存在长期违规 ...[详细]
-
2023年1月6日,由新华社瞭望智库主办的“第七届新金融论坛”在京举行。中国信达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总监彭朗辉进行了主题演讲。彭朗辉在演讲中指出,中国信达作为中国金融体系内化解金融风险的专业机构,始终 ...[详细]
-
美国申领失业救济人数连续第三周下降,至两个月低点,显示尽管经济增长放缓,劳动力需求依然健康。美国劳工部周四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8月27日当周,首次申领失业救济人数减少5,000人,至23.2万人。接受 ...[详细]
-
灵魂拷问!2023股市怎么走?买什么基金好?八大专家超万字重磅解读!
财联社1月8日讯编辑 笠晨)近期发布研报指出,“新基建”的稳步推进,为数字经济蓬勃发展奠定基础,传统业务的数字化转型进程必然涉及信息安全问题,而密码作为信息安全的“扣环”,构筑成数字经济发展的“护城河 ...[详细]
-
蚂蚁集团调整股权结构:不再存在股东单一或共同控制蚂蚁集团的情形
蚂蚁集团。资料图1月7日,在官网发布关于持续完善公司治理的公告称,计划继续引入第五名独立董事,实现董事会中独立董事过半数。同时,相关管理层成员不再担任阿里巴巴合伙人,进一步提升公司治理的透明度和有效性 ...[详细]
-
正味集团IPO:1200多种零食干货年入3亿 传统渠道大户客依赖症难解
来源:琪琪 新金融深度 最近,正味集团控股有限公司简称:正味集团)成功通过港交所聆讯,并启动招股工作,拟在全球发行2亿股,公司预期将于1月13日在香港联交所上市。正味集团虽然获准上市,但相比于食品同 ...[详细]
-
人工智能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量,广泛应用于医疗、金融、交通等领域,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然而随着人工智能应用的深入,其自身的技术缺陷以及带来的决策偏见、使用安全等问题引发了信任 ...[详细]
-
今天8日)是国家移民管理局《关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乙类乙管”后优化移民管理政策措施的公告》落地实施的第一天。北京边检总站多措并举保障国际航班有序恢复。记者在首都机场边检执勤现场看到,北京出入境边防检查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