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路博迈亚太区负责人:中国资本市场在多方面具有世界级优势
【编者按】大江大河,专访十年奔流,迈亚中国经济跃上新台阶。太区2012-2021年,负责方面中国经济总量已经由53.9万亿元突破至114.4万亿元,人中占世界经济比重,国资也从11.4%上升至18%。本市
中国经济阔步向前,场多对外开放的具有级优大门也越开越大。越来越多的世界势全球投资巨头,开始参与中国经济的专访发展进程,并从中持久获取红利。迈亚
那么,太区这些国际巨擘如何看待中国过去十年的负责方面发展历程,又如何展望中国未来的人中发展前景呢?
“过去十年,中国经济取得的成绩最突出表现在可持续和高质量。”近日,路博迈集团亚太区负责人、路博迈基金(中国)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刘颂在接受澎湃新闻记者专访时表示,无论是持续推进的经济体制改革,全球化开放的进程,还是创新的宏观经济调控方式,都让中国经济在量的增长上实现了质的提升。“中国今天经济社会建设的伟大成就,离不开过去40多年的改革开放。”
刘颂说,作为一家全球资管机构,路博迈亲眼见证了中国经济十年来的宏伟变迁,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和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与日俱增,截至2021年,中国的人均GDP已经连续三年超过1万美元,因此,中国的财富管理和资产管理市场也迎来更多样化的需求,更广阔的成长空间。
中国经济与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是双向奔赴的
路博迈由被称为美国共同基金之父的Roy Neuberger在1939年与Robert Berman联合创立,是一家独立经营且由员工持股之私人投资管理公司,协助全球机构投资者、投资顾问与个人投资者管理股票、固定收益、量化投资与多元资产、私募股权、房地产及对冲基金投资组合。
截至2021年6月30日,这家国际老牌资产管理公司的资产管理规模超过4330亿美元(约合2.80万亿元人民币),管理资产类型涵盖股票、固定收益、对冲基金及流动性另类资产、房地产。
事实上,早在2008年,路博迈就进入了中国市场,2016年路博迈投资管理(上海)有限公司作为WFOE在上海自贸区注册成立,2017年在中国基金业协会注册为私募基金管理人,2018年获得上海金融办支持成为QDLP业务试点机构,设立海外投资基金管理子公司,至今已经成功募集了8只产品,为中国境内客户参与投资丰富多样的优质海外私募股权类策略提供了机会,跻身中国境内QDLP管理人第一梯队。
对此,刘颂总结道:“中国经济与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是双向奔赴的。如果说可持续和高质量是中国经济的优势,那么中国资本市场的优势也与之相辅相成。”
过去十年,中国经济持续高质量发展,金融等领域的开放也进入快车道,外资机构对中国市场的投入也明显加码。
在刘颂眼中,过去十年,中国的金融供给侧改革逐步形成了多元化的金融体系、多层次的资本市场。金融结构不断优化,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的比例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和金融需求的适应性大幅提高,直接融资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明显提升,金融业与实体经济发展需求匹配度增强,与此同时,中国资本市场的参与者也越来越全球化,外资银行、券商、基金和保险逐一落子,更加凸显了中国资本在全球的重要意义。
“中国资本市场在创新、开放和规范化方面都具有世界级的优势。”刘颂说。
创新、ESG和开放将会是未来中国经济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2020年4月1日,公募基金正式取消外资持股比制约,多家海外资管巨头第一时间递交设立全资公募-基金公司的申请,路博迈正是其中之一;2021年9月,路博迈拿到了筹建批文,成立国内第三家外商独资基金公司路博迈基金管理(中国)有限公司,目前公司正在积极准备开业事宜,包括招兵买马等。
“中国市场业务是路博迈集团的战略之一,核心是在路博迈全球框架下,利用中国市场的资源优势,塑造本土优秀团队,做出更多融合国际化基因的,但又更适合中国市场的资管产品,更好地为国际和国内投资者提供双向服务。”站在当前时点展望未来,刘颂认为,创新、ESG(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和开放将会是当前时点中国经济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二者是并存的。
具体来看,刘颂指出,创新是中国参与全球竞争的,也是未来发展的需要,ESG投资是实现全球可持续经济发展目标的主要路径,只有通过ESG相关监管政策和机构投资者的引导,中国企业才能在ESG表现上有所提升,中国经济才能步入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之路,以金融机构为代表的机构投资者需要在ESG监管政策的指导下,积极推动ESG金融产品和投资策略的创新,“站在当前时点,我们认为中国绿色债券投资市场机会很多,是我们重点关注的方向。”
下一步,刘颂认为,只有通过高水平对外开放,建立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中国才能更好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同时,中国经济发展也能够更好惠及全世界。
(责任编辑:知识)
-
迎接“史诗级”终局!GMO大佬长文警告:美股“超级泡沫”破灭即将上演来源:华尔街见闻 赵颖“超级泡沫”将难逃价值回归的宿命,涨得越高,最后也就跌得更久、更惨。8月31日,著名价值投资大师、资管公司G ...[详细]
-
国盛证券:维持颐海国际买入评级 原料包材价格上行 短期盈利承压
国盛证券发布研究报告称,维持01579)“买入”评级,考虑到餐饮需求恢复在途、2022年以来原料成本超预期上行,调整2022-23年盈利预测,同时引入2024年盈利预测,预计2022-24年营收71. ...[详细]
-
3月24日,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主持例行记者会。韩联社记者提问,据报道,今天朝鲜发射了弹道导弹,这是今年朝鲜第11次进行导弹发射。中方对此有何评论?图源:外交部汪文斌表示,我们注意到相关的报道。我们希望 ...[详细]
-
海底捞由盈转亏41亿 “啄木鸟计划”成效几何?或至2024年前难完全恢复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来源:时间财经3月23日晚间,海底捞发布2021年年报。2021年,海底捞实现收入411.11亿元,同比增长43.7%;净利润为-41.63亿元 ...[详细]
-
证券时报记者 陈见南随着半年报密集披露,养老金最新持股浮出水面。截至8月30日,已披露半年报个股中,养老金共现身151股前十大流通股东名单,其中新进58股,增持31股。以板块分布统计,养老金持有个股中 ...[详细]
-
伟仕佳杰发布2021年业绩 净利润13.14亿港元同比增长23%收益再创历史新高
00856)发布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业绩,收益783.35亿港元,同比增长12%;年内溢利13.14亿港元,同比增长23%;每股基本盈利92.74港仙,拟派末期股息每股27港仙。期内,集团 ...[详细]
-
英国智库Resolution Foundation表示,尽管英国财政大臣苏纳克周三宣布削减税收,但未来几年英国财政部仍将向八分之七的劳动者征收更多税收。该智库估计,只有年收入在4.91万英镑至5.03 ...[详细]
-
最新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报告:纽约、伦敦、香港进前三,上海第四、北京第八、深圳第十
2022年3月24日,由国家高端智库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与英国智库Z/Yen集团共同编制的“第31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报告GFCI 31)”在中国深圳和英国伦敦同时发布。该指数从营商环境、人力资本、 ...[详细]
-
中再集团和春雷:全面发挥再保险作为行业“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的作用
转自:上海证券报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何奎)11月23日,第四届国际再保险会议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召开。中再集团党委书记、拟任董事长和春雷在会上表示,中国再保险业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 ...[详细]
-
坠机事故黑匣子昨晚已运抵北京。接近民航调查部门人士回应,技术专家拿到黑匣子后连夜破译,快则几天慢则半年,希望大众相信他们给多点时间。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