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经济日报:普惠贷款要切实惠及企业 正文
时间:2025-07-06 19:06:25 来源:网络整理 编辑:百科
经济日报普惠型小微贷款增量已超额完成全年目标。近日,银保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在介绍银行保险业三季度情况时提到,今年前三季度,国有大型银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8.36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89万亿元,已
经济日报
普惠型小微贷款增量已超额完成全年目标。经济近日,日报银保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在介绍银行保险业三季度情况时提到,普惠今年前三季度,贷款国有大型银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8.36万亿元,切实企业较年初增长1.89万亿元,惠及已超额完成全年1.6万亿元增量目标。经济6家国有大型银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合计占全部普惠小微贷款余额的日报36.46%,占比较上年末有所上升。普惠
除增量之外,贷款实际上,切实企业今年以来小微贷款成本持续下降。惠及当前,经济贷款加权平均利率处于有统计以来低位。日报今年前9个月,普惠国有大型银行新发放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利率仅为4.04%。
成绩来之不易。在继续推动国有大型银行在服务小微企业中发挥“头雁”作用的同时,还要鼓励数量众多的中小银行支持小微企业。当前,超过六成的普惠贷款是由中小银行提供的。
中小银行近年来坚守在为中小微企业纾困的一线,是普惠金融名副其实的主力军。受国内疫情多点散发、国际形势复杂严峻等诸多超预期因素影响,小微企业等市场主体遭遇生产经营困难,同时,银行业资产质量也普遍承压。人民银行和银保监会等部门先后发布多项措施,鼓励中小银行多渠道补充资本金,制定差异化考核标准,提升机构服务小微企业能力。
要让普惠金融切实惠企,必须发挥各类银行机构的作用,提高机构服务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研究显示,当前银行普惠金融业务仍存在一定空间。相关部门要持续释放支持小微企业的政策红利,在普惠金融服务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下功夫。监管部门和银行机构要推动建立健全金融服务小微企业敢贷愿贷能贷会贷的长效机制,推动完善贷款担保、尽职免责、不良核销、资本占用等配套机制。
普惠金融不仅要增量,还要提质。各部门从政策层面着重解决的是普惠金融“有没有”的问题,下一步,银行机构还要着重探索解决普惠服务“好不好”问题的具体举措和实施方案。
普惠金融服务好不好,企业最有发言权。银行机构要将服务落脚点放到一家家企业上。要通过改善资产质量,降低综合融资成本,持续改进小微企业的金融供给;要从企业的实际需求出发,提升综合金融服务能力,帮助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提高可持续经营的能力,进而优化信贷资产质量。
提高服务企业能力不是一句口号。各金融机构要充分利用金融科技的力量,加快科技驱动和数字化赋能普惠业务发展,在继续落实落细各项金融纾困政策的同时,用好创新手段,深化与相关单位的合作对接,强化资源共享、信息互通,探索总结经验,形成新的普惠业务模式,用高质量的普惠金融为更多企业提供更切实的服务。
长安汽车称开机广告时长较短不会更改,车机弹窗尚处监管空白2025-07-06 18:51
新京报社论:以积极生育政策缓解人口负增长态势2025-07-06 18:07
中国汽车加速出海,欧洲人更爱中国车?2025-07-06 18:01
金融业限薪令上热搜!释放哪些信息?强调加大一线、基层员工薪资倾斜2025-07-06 17:59
财政部对部分证券评估机构和资产评估师作出处理处罚2025-07-06 17:30
铸就长青基业,构筑百年品牌——中国平安升级“专业·价值”品牌标识2025-07-06 17:25
四川省宁南县:对养蚕大户、烤烟大户等产业人群发放购房补贴2025-07-06 17:15
不抛弃不放弃!美国散户加倍下注,科技股仍是心头好2025-07-06 17:09
LPR连续3月按兵不动 “稳楼市”效果待显2025-07-06 17:03
比亚迪股份:7月新能源汽车销量162530辆,去年同期50492辆2025-07-06 16:57
关于金融服务新市民、金融对外开放,银保监会发声2025-07-06 18:59
确认了,砸了澳大利亚农场的太空垃圾来自美国2025-07-06 18:37
车补提升汽车销量作用显著,多款车型推出罕见优惠2025-07-06 18:36
理享家科技集团CEO朱超:很多企业的倒闭是因资本的过度推动而出现虚假繁荣2025-07-06 18:35
铭匠光学发布新款富士口27mm F2.8自动镜头固件V1.0.22025-07-06 18:24
北京疾控:切实履行个人防疫责任,不去中高风险地区和报告确诊病例地区旅行或出差2025-07-06 18:22
《张思莱小课堂》86期:如何混合喂养?2025-07-06 18:19
俞敏洪谈直播带货:之所以选定农产品,因为这是一个真正能帮助到老百姓的领域2025-07-06 16:51
为“第二支箭”做准备,万科拟增500亿发债额度2025-07-06 16:35
上半年不足三成经销商实现盈利,合资品牌亏损面最大2025-07-06 1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