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金融工具“四两拨千斤”,激活实体经济新动能
◎马慜记者张琼斯
今年以来,创新一批创新金融工具“横空出世”,金融激活经济在推动关键领域信贷投放、工具稳定经济大盘中,两拨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千斤作用。
其中,实体2000亿元科技创新再贷款、新动400亿元普惠养老专项再贷款、创新1000亿元交通物流专项再贷款、金融激活经济2000亿元以上设备更新改造专项再贷款等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工具通过向金融机构提供低成本资金,两拨激励其加大对特定领域的千斤信贷投放;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则为重大项目注入资本金,助力基础设施项目开工建设。实体
成效显而易见——8月份和9月份的新动新增企业贷款数据走强。多位分析人士认为,创新这与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等落地密不可分。展望下一阶段,分析人士判断,在一系列创新工具的托举之下,宽信用有望进一步提速,基建贷款、设备更新改造贷款等将对四季度信贷增长形成支撑,助力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
创新工具稳步落地
基建等领域获益
基础设施建设是稳增长的重要抓手,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正有力拉动基建投资。
据银保监会政策银行部主任周民源介绍,截至目前,开发银行、政策性银行已投放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7300多亿元。
从投向看,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投放至市政和产业园区基础设施、交通基础设施、农业农村基础设施、新型基础设施等八个领域,并向经济大省倾斜资源,以投资杠杆撬动经济稳步增长。
新设立的再贷款工具也正稳步落地。其中,科技创新再贷款、普惠养老专项再贷款等工具于三季度开始申报,多地披露了相关工具和对应贷款的落地情况。
比如,科技创新再贷款方面,截至8月末,广东的银行机构发放符合政策要求的贷款635.5亿元,加权平均利率为3.95%,惠及科技企业4497家;普惠养老专项再贷款方面,河南首批申报的2.97亿元普惠养老专项再贷款于8月份获审核通过,贷款加权平均利率4.4%,可帮助普惠养老企业增加近2000张养老床位,惠及人口约30万人。
交通物流专项再贷款方面,截至9月3日,湖北累计为交通物流“两企两个”贷款10.47亿元,其中,获得交通物流专项再贷款的有1.9亿元。
进入四季度,设备更新改造贷款投放迎来最佳窗口期。近段时间,在浙江、山东、上海等地,一批额度可观、期限较长、价格优惠的设备更新改造贷款已完成投放,热门投向包括卫生健康、教育等领域。
在设备更新改造专项再贷款与财政贴息政策的综合利好下,四季度内更新改造设备的贷款主体的实际贷款成本不高于0.7%。
新工具催生新需求
拉动投资较快增长
一系列创新金融工具的落地实施,催生了新的融资需求,撬动了增量配套资金,进一步激发实体经济活力。人民银行发布的《2022年第三季度银行家问卷调查报告》显示,贷款总体需求指数为59.0%,比上季度上升2.4个百分点。其中,制造业、基础设施贷款需求均有上升。
一个更直观的表现是,8月份和9月份的新增企业贷款明显提振。首席经济学家明明表示,9月份企业贷款同比大幅多增,表明前期一系列政策工具的效果逐步体现。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设备更新改造专项再贷款以及前期的其他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明显推高了企业贷款需求。
这一系列创新工具,不仅额度较大、实施较快,还发挥出撬动配套资金、拉动投资等效果。以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为例,截至10月12日,农发基础设施基金已完成2459亿元投放,涉及项目总投资近3万亿元;进银基础设施基金已投放684亿元,可带动项目总投资近1万亿元。
研究所副所长张继强认为,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能降低政府债务负担,具有市场化运作优势,效率高且更加灵活,对投资的拉动效果强。(601162)银行业分析师郭其伟表示,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投资进展加快,有望撬动更多配套资金进入,提振商业银行贷款投放。
最新推出的设备更新改造专项再贷款,则具有长短结合的政策效果。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认为,这一工具支持新基建和制造业转型升级领域的设备更新,短期内将起到推高相关领域投资增速的作用,长期来看则有助于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宽信用有望进一步提速
四季度信贷增长有支撑
展望四季度,分析人士普遍认为,在一系列创新工具和稳增长政策的托举之下,宽信用有望进一步提速,设备更新改造贷款等将成为又一信贷发力点。
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表示,在稳增长政策持续加码并加快落地下,企业和居民部门信贷有效需求持续回升,宽信用进一步提速。基建、制造业、房地产等领域的信用扩张有望对四季度信贷和社融增速继续形成有力支撑。
天风证券预计,设备更新改造专项再贷款有利于扩大制造业市场需求,将对四季度信贷形成又一助力。
“设备更新改造专项再贷款主要指向社会领域、新基建和制造业转型升级等,直接作用是促进这些领域的设备更新投资。”王青表示,预计四季度社会领域投资将保持两位数高增势头。此外,四季度是各类财政金融稳增长政策的集中显效期,经济修复进度也会进一步朝着正常增长水平靠拢,预计10月份信贷会继续呈现同比多增势头。
(601995)判断,全年信贷多增任务将顺利完成。基建贷款有望继续托底。随着项目资本金陆续到位,预计配套贷款有望持续支撑对公中长期贷款增速企稳回升。从沥青、螺纹钢、水泥、工程机械销量等观察指标看,8月以来基建落地可能已经加快。
(责任编辑:百科)
-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详细]
-
恒益控股发布2022年度业绩 股东应占溢利1967.8万港元同比扭亏为盈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详细]
-
1月新势力“成绩单”分化:仅理想汽车交付量过万,这家车企销量下跌最猛
2月1日,多家新能源汽车企业公布了2023年1月的新车交付情况。从数据来看,在“补贴退坡”“春节效应”下,多数新能源车企在1月普遍出现预期之中的下降,但也有车企降幅明显超预期。其中,仅有1家造车新势力 ...[详细]
-
为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2023年2月1日人民银行以利率招标方式开展了1550亿元逆回购操作。具体情况如下:逆回购操作情况 ...[详细]
-
界面新闻日前从广西自治区河池市医疗保障局获悉,该市近期实施最新生育保险报销政策,市内所有缴纳生育保险费的参保人员均可报销,对生育的孩次不做限定;非婚生育和生育三孩以上孩次的情形都可以报销,并按险种标准 ...[详细]
-
每经记者 包晶晶 每经编辑 陈梦妤 2023“复苏年”的第一个月,大家的期待仍然是“止跌”。1月31日晚间,中指研究院、克而瑞等多家机构公布百强房企销售业绩。视觉中国图据中指研究院数据,2023年1月 ...[详细]
-
选择AMD还是Intel?丨一文搞定迷你主机选购与环境搭建(下)
在上一篇迷你主机选购指南中分享了型号选择与搭建方案,由于使用的设备是十二代Intel平台,少了AMD的数据确实比较遗憾,于是乎又弄了一台六代锐龙的华硕迷你主机作为补全。比较尴尬的是现在这个节点,使用7 ...[详细]
-
金丝雀接连报警!韩国出口连续第四个月下滑,贸易逆差创历史新高
文章来源:华尔街见闻由于经济放缓,全球对芯片和其他产品的需求疲软,韩国出口连续第四个月下滑。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周三公布的数据显示,韩国1月份出口同比下滑16.6%至462.7亿美元,是自2020年初以 ...[详细]
-
公告称,本公司的股份由2022年3月21日上午9时正起于联交所停止买卖。本公司 股份将继续暂停买卖,直至另行通知。9月1日,中国恒大在港交所公告称,本公司于2022年8月30日接获联交所的额外复牌指引 ...[详细]
-
招商基金侯昊:2023年白酒行业利好——周期转好,以价换量,库存消化
侯昊 招商基金量化投资部副总监、招商基金基金经理首先先祝大家新年开工大吉!新年新气象,大展宏兔,财源滚滚!春节来看,消费场景和品类在恢复!2023年春节出行、聚餐、观影、旅游、酒店等服务业消费均呈现较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