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收、净利两位数增长!国有大行首场中期业绩会来了,回应涉房贷款等问题
国有大行的营收首场中期业绩发布会来了!
8月23日上午,净利绩召开2022年中期业绩发布会,两位行长刘建军等人介绍了该行今年上半年的数增涉房各项经营数据及表现。邮储银行今年上半年实现营收1734.61亿元,长国场中实现归属于银行股东的行首净利润471.14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0.13%和14.88%,期业两项业绩指标保持双位数增长。贷款等问
业绩发布会上,营收刘建军表示,净利绩在银行业整体息差收窄情况下,两位面对信贷投放压力和挑战,数增涉房该行上半年已完成70%信贷投放,长国场中有信心完成全年信贷目标。行首此外,期业副行长姚红回应涉房贷款时表示,房地产开发贷仅占全行贷款总额1.59%,“占比小,风险整体可控”。
不过,邮储银行优异的业绩表现,并没有实际反映在近期的股价上。截至23日A股收盘,邮储银行A股报收4.4元/股,下跌2.44%;截至15时,H股下跌5.33%。据统计,今年年初以来,该行A股、H股区间内呈现震荡下行趋势,累计跌幅分别为9%和12%。
中间收入贡献大增
今年上半年,邮储银行营业收入和净利润两大指标均实现双位数增幅。
维持该行上半年营收保持较快增长,中间业务收入的强劲表现“功不可没”。邮储银行在中报中称,该行在落实“中收跨越”战略的同时,加大对轻资本、轻税负的基金、同业存单等投资,收益实现较快增长。
中报显示,该行非利息净收入为363.44亿元,同比增长42.21%,占营收的比重为20.95%,同比提高4.74个百分点。其中,该行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178.8亿元,同比增长56.44%,增速再创新高。另外,该行其他非利息净收入184.64亿元,同比增长30.69%。
具体来看,中收部分该行理财业务同比增长155.23%,信用卡手续费净收入同比增长31%,交易银行和投行业务手续费净收入同比增长分别为57%和39%。
在中期业绩发布会上,邮储银行行长刘建军表示,“我们把加快发展中间业务作为推进经营转型、应对经济周期变化的关键举措,下大力气破解中间业务发展的瓶颈。”
加速推进财富管理转型,是邮储银行中收实现快速增长的重要因素。今年上半年,该行管理个人客户资产(AUM)规模持续快速提升,截至6月末已达13.41万亿元,较年初增加8812.24亿元,增长7%。
中报显示,邮储银行服务个人客户超6.4亿户,其中综合资产10万及以上的VIP客户达4624.8万,资产50万及以上的财富客户已达406.02万。个人银行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3.26%,占营业收入的71.95%。
刘建军在业绩会上表示,围绕财富管理,该行一方面推进理财经理对中高端客户进行“一对一”管户服务模式;另一方面加大了对员工的财富管理的培训力度。同时,还加大了客户投教活动来改变客户理财的理念、观念。
息差收窄,信贷投放节奏加快
截至今年6月末,邮储银行资产总额达13.43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6.66%。其中,该行贷款总额达6.99万亿元,较年初增长8.32%,即将突破7万亿大关。
从贷款结构来看,刘建军在业绩发布会上介绍,今年上半年的贷款增量中,邮储银行的实体贷款在全部贷款中的新增占比高达86%。另一个特点是,“两小”贷款(小额贷款、小企业贷款)和公司贷款的投放力度较大,有效对冲了消费贷款增量不足。
中报显示,该行今年6月末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达1.09万亿,占贷款总额比例达15.6%;个人小额贷款余额达1.08万亿,较年初增长15.1%。
总体来看,刘建军介绍,正如今年上半年制定的“4321”信贷投放节奏安排,该行力争抓住一季度需求相对较好的黄金时间加快信贷投放。
不过,他也坦言,下半年的信贷投放仍然面临一些挑战,但是完成全年信贷增长目标的信心较强,“信贷投放已经完成了70%以上的进度,下半年的信贷投放应该说压力不大”。
息差水平的变化是银行业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今年行业整体净息差处于下行通道。邮储银行上半年利息净收益率为2.27%,环比下降0.1个百分点,息差水平有所收窄。
中报显示,该行上半年实现利息净收入1371.17亿元,同比增长3.80%,规模增长带动下,利息净收入增加107.08亿元;不过,利率的变动也导致该行利息净收入减少56.87亿元。
对于息差问题,刘建军表示,面对贷款利率下行的形势,邮储银行围绕结构优化做文章,尽可能通过业务结构调整来缓解贷款利率下行对息差造成的影响,在资产端加大差异化优势信贷投放,保持较好风险定价。
“涉房贷款业务整体风险可控”
在8月23日召开的中期业绩发布会上,邮储银行副行长姚红还回应了备受关注的涉房贷款业务。
对于邮储银行按揭贷款和开发贷业务,姚红介绍称,全行个人按揭贷款是2.2万亿,而停工(地产)项目涉及的逾期贷款余额是1.27亿元,占比非常小,整体风险可控。
对公地产方面,姚红表示,该行相关的表内外业务规模都比较小。截至6月末,全行房地产行业贷款余额1778亿元。“具体到房开贷,我行房地产开发贷款规模1091亿元,占全行贷款余额的1.59%,其中,一半以上具备土地和在建工程抵押,其余绝大部分也采用了保证担保的方式”。
整体来看,邮储银行在资产质量方面仍在行业内保持优异水平。截至6月末,该行不良贷款率仅0.83%,较年初提升0.01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为409.25%,较年初下降9.36个百分点。其中,该行公司业务不良贷款率较年初下降0.22个百分点,仅0.56%;不过,个人不良贷款率较年初上升0.17个百分点至1.11%。
具体行业来看,该行各行业不良贷款率均维持较低水平,部分行业不良率有所上升。该行在财报中解释称:“受个别大额公司客户风险暴露影响,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农、林、牧、渔业等不良率有所上升;受疫情影响较大的住宿和餐饮业不良率也有所上升。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等行业不良贷款实现量率双降。”
直销银行开业初期重在“打基础”
今年上半年,邮储银行旗下定位于“创新试验田”的直销银行子公司——邮惠万家银行也于上半年正式开业。截至报告期末,该行营业收入达0.68亿元,资产总额为49.8亿元。
中报披露,截至目前邮惠万家银行中化农资贷、经销贷、理财超市等首批产品已正式上线,聚焦乡村政务场景的数字乡村平台正在部分县域开展试点推广。
在业绩发布会上,据邮储银行首席风险官、邮惠万家银行董事长梁世栋介绍:“从营销获客来讲,开业初期主要是通过母子协同,母子行相关协议已经签署,包括渠道的共享、业务的合作等。母子协同考核激励机制也已经确定,现在主要是对分行进行产品和业务的培训。”
对于现阶段邮惠万家银行的工作重点,梁世栋表示,总体而言,开业初期重点在于打基础:“今年下半年的工作不是急于去扩大规模实现盈利,工作重点将放在跑通商业模式,积累基础数据,尤其是夯实风控能力”。
此外,作为以纯线上运行为特点的直销银行,更为依赖数据和科技能力。中报介绍称,为此该行搭建大数据智能风控体系,构筑坚实的智能风控二道防线,利用大数据实现信贷全生命周期管理。
(责任编辑:探索)
-
400万吨LNG长协订单敲定!中国石化牵手世界杯东道主,国内天然气供应稳了
来源:华夏时报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苗诗雨 陆肖肖 北京报道27年,史上最长LNG液化天然气)长协订单近日诞生了!《华夏时报》记者从新闻办公室获悉,11月21日,中 ...[详细]
-
“股神”陕煤集团资本术:发债千亿融资,布局隆基等十余上市公司
因持股核算方式变更、增利超过65亿而被戏称为“股神”的,其控股股东、陕西地方大型煤企陕煤集团最新一期中期票据“艰难”发行,截至5月27日五次延长簿记建档时间。今年4月,陕煤集团发行的25亿元中票“22 ...[详细]
-
最新数据显示,日本东京地区通胀增速与上月持平,突显出该国物价上涨势头较全球其他国家疲软,并为日本央行的刺激政策立场提供了一定支持。根据日本内务部周五公布的数据,被视为日本物价趋势领先指标的5月核心东京 ...[详细]
-
5月27日,安徽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四次会议通过人事任免案,决定任命钱三雄为安徽省人民政府副省长、省公安厅厅长;决定免去李建中的安徽省人民政府副省长、省公安厅厅长职务。来源:江淮晨报钱三雄简历钱三 ...[详细]
-
澎湃新闻记者 南博一当地时间11月20日,由俄罗斯控制的乌克兰扎波罗热核电站遭炮击。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对此进行了谴责,称这种攻击可能会引发重大灾难。扎波罗热核电站据11月20日报道,国际原子能机 ...[详细]
-
力挺外贸!国办出手和三部门发文 完善汇率避险服务 加紧推海运运价及运力期货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详细]
-
午评:港股恒指涨2.77% 科技股强势阿里涨超12%百度大涨15%
5月27日消息,美股周四收高,道指连续第五个交易日上涨。今日港股高开2.63%,截至午盘,涨2.77%,报20672.80点;国企指数涨2.87%,红筹指数涨1.05%。大涨,携程集团涨6.63%,哔 ...[详细]
-
国务院任命亓延军为公安部副部长,任命赵峰涛为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副署长
免去杨宁女)的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职务;免去赵峰涛的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副局长职务;免去宇如聪的中国气象局副局长职务。 ...[详细]
-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上周,A股略有上涨,上周二涨幅相对明显,其余几天小跌。上证综指全周涨0.32%至3097.24点,深综指、深创业板综指周涨幅分别为0.56%、0 ...[详细]
-
央行:资金管理规定将统一境外机构投资者资金跨境管理政策 进一步便利境外机构投资者投资中国债券市场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5月27日,人民银行、证监会、外汇局发布联合公告〔2022〕第4号关于进一步便利境外机构投资者投资中国债券市场有关事宜)以下简称《公告》),统筹同步推进银行间和交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