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视比亚迪亮眼业绩,外资\
新能源车销量还在高歌猛进,外资\相关车企投资却不好做了?无视
10月18日,A、比亚H股同时大涨,迪亮最新总市值为7000亿元。眼业港交所文件显示,外资\贝莱德对比亚迪股份H股的无视持股比例从6.21%降至5.85%。此外,比亚港交所文件显示,迪亮摩根大通对理想汽车H股的眼业持股比例从4.74%上涨至5.20%。
近期,外资\围绕新能源车企的无视投资分歧加剧。三季度以来,比亚多家新能源车企股价遭遇调整,迪亮其中,眼业比亚迪股价向下调整幅度超20%,“造车新势力”的蔚来、理想、小鹏股价向下调整幅度分别超50%、50%、70%。
贝莱德减持比亚迪H股
10月18日,比亚迪A、H股同时大涨,截至收盘,A股涨4.99%,报273.67元/股,H股涨6.22%,报205港元/股,比亚迪最新总市值为7000亿元。
前一日,比亚迪刚刚发布了亮眼财报。2022年前三季度净利润预计为91亿元-95亿元,同比大增272.48%-288.85%。其中,2022年第三季度,比亚迪净利润预计约55.05亿元-59.05亿元,同比大增333.6%-365.11%。
对于业绩大幅增长的原因,比亚迪表示,2022年第三季度,新能源汽车行业继续加速上行。集团新能源汽车销量保持强劲增长,持续创下历史新高,市场占有率遥遥领先并持续强化,同比和环比均实现大幅增长,推动盈利大幅改善,有效地缓解了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带来的盈利压力。手机部件及组装业务方面,消费电子行业需求依旧疲弱,但集团得益于成本控制能力提升及产品结构调整,盈利能力有所改善。
数据显示,2022年前9个月,比亚迪汽车总销量累计约118.51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约为118.01万辆,同比增长249.56%;燃油车累计销量为5049辆。
安信证券认为,比亚迪四季度业绩有望持续高速增长:1)目前在手订单依旧充足,叠加产能的持续扩张和年底汽车销售旺季带来的推动作用,2022年Q4中月销量有望持续创新高;2)汉已经在高端车领域站稳脚跟、海豹和唐DM-p未来会持续稳定放量、腾势D9等高端车型也会陆续上市,2022年Q4中比亚迪销量结构有望进一步改善,带来更好的单车利润;3)销量增长带来更明显的规模效应,预计未来费用率持续下行、盈利能力继续提升。
多家外资投行称业绩胜过预期,摩根大通指比亚迪季度业绩预告胜预期,重申增持评级看H股275港元;美银证券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461港元。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比亚迪目前股价较年内高点回调超20%。另一外资机构近期对比亚迪股份进行了减持,据港交所文件,贝莱德对比亚迪股份H股的持股比例从6.21%降至5.85%。
摩根大通增持理想汽车H股
此外,据港交所文件,10月12日,摩根大通对理想汽车H股的持股比例从4.74%上涨至5.20%。
截至10月18日,理想汽车H股股价报收74.9港元/股,近期股价调整明显,较今年6月的年内高点165.3港元/股,已跌超五成。
美股方面,股价走势几近相同,今年6月理想汽车美股一度达41.49美元/股,截至最新收盘报18.95美元/股,跌幅同样超五成。
稍早之前,理想汽车公布第三季度总销量,交付26524辆,同比增长5.6%。但相较二季度,少了2163辆,同时也低于理想汽车曾预期的2.7万至2.9万辆。2022年累计交付86927辆。
此外,此前理想汽车股东和高管频繁套现,一定程度加剧了投资人的恐慌。9月初,据港交所网站文件显示,理想汽车执行董事兼总裁沈亚楠通过两次抛售,共减持了100万股,套现超9000万元。王兴则在一季度进行了三次减持,累计套现1.87亿元,不过,他和美团依然是理想汽车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则从22.87%微降至22.82%。
新能源车企投资分歧加剧
从行业发展角度来看,国内新能源汽车行业仍处于高速发展阶段。
据乘联会数据显示,9月1-30日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192.2万辆,同比去年增长21.5%,较上月同期增长2.8%;全国乘用车厂商批发229.3万辆,同比去年增长32.0%,较上月增速由负转正至9.4%;产量为235.7万辆,同比增长37.0%,环比上升11.2%。9月国内新能源零售渗透率首次突破30%达到31.8%,同比提升11.0%。自主品牌车企在国内表现亮眼的同时出海趋势明显:9月我国汽车出口量再破30万辆大关,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5万辆,同比增长超过1倍。
而从投资角度,关于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尤其是新能源车企的投资分歧正在加剧,这也造成了三季度以来相关公司股价大幅调整。追溯来看,今年二季度,新能源车企股价在4月底后开始大幅反弹,表现远超指数。而三季度以来,多家车企股价不断下向修正,其中,比亚迪股价向下调整幅度超20%,“造车新势力”的蔚来、理想、小鹏股价向下调整幅度分别超50%、50%、70%。
华南地区一位基金经理对券商中国记者表示,新能源产业链中,整车环节的竞争格局并不清晰,原有玩家竞争已经很激烈,还有新势力和一些互联网行业公司等新的品牌在进入,所以这一环节的竞争压力实际上是非常大的,经营格局可能没有市场想象的好。之前市场主要是因为智能化、新能源化的预期给了整车企业比较高的估值,这背后还有一个进口替代的逻辑,认为随着中国品牌的崛起,会替代一部分原本国外车企的市场份额。整体来看,这一环节竞争激烈,谁能走出来目前很难判断,盈利增长无法长期保证。现在市场的一个担忧是对明年新能源车的销量看不清楚,新能源的“国补”和“地补”在今年底可能都要退坡,明年的销量还能增长多少,不确定性较大,对于投资会更加谨慎。
责编:战术恒
(责任编辑:百科)
-
超200亿“顶流”女基金经理袁芳离任 这些“实力战将”接过交接棒
来源 智通财经网 11月19日,工银瑞信基金发布基金经理变更公告,知名基金经理袁芳卸任其在管的工银文体产业股票等5只产品,卸任原因为工作调整。其中,工银圆丰三年混合、工银圆兴混合、工银文体产业股票将分 ...[详细]
-
公共场所设置充电设施,解决的是人们融入现代生活的需求。春运期间,一个常被忽视的小细节被公众注意到。近日,南京南站一名返程旅客反映,自己要给电脑充电,却发现高铁站候车大厅里没有插座。车站回应称,为了消防 ...[详细]
-
“洋品牌”水井坊又双叒叕积极发业绩预告了,出走半生净利仍原地踏步?
1月18日,发布2022年年度业绩预告 。公司预计2022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加约1679万元,上年同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19,908 万元,同比增长约1.4 ...[详细]
-
来源:经济日报1月20日,今年首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出炉。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1年期LPR为3.65%,5年期以上LPR为4.3%。这已是LPR在2022年8月下降之后, ...[详细]
-
11月22日,在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421场新闻发布会上,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政府新闻办主任、市政府新闻发言人徐和建介绍,从11月24日起,进入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及其他社会单位、商务 ...[详细]
-
欧元区1月综合PMI初值升至50.2 制造业PMI初值连续七个月低于荣枯线
欧元区1月综合PMI初值升至50.2 制造业PMI初值连续七个月低于荣枯线来源:华尔街见闻 高智谋欧元区私营部门经济在2023年初意外恢复增长,但标普经济学家认为困境犹存。刚刚出炉的PMI表明,欧元区 ...[详细]
-
湖北白云边:2022年实现销售收入70.78亿 同比增长15.58%
据荆州广播电视台小时,“四大会战”首打“工业突围战”,2022年,荆州市以“工业优先”为导向,坚定“大抓工业”的决心,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积极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全市工业经济总量规模不 ...[详细]
-
在一个廊桥上挂出的的白灯笼上面除了白灯笼有网友觉得这个行为太迷惑在新春佳节挂上一排白灯笼,晦气1月20日深圳福田星河COCOPark在其官方微博道歉近期,有部分网友提出我们商场新春氛围布置的风格问题。 ...[详细]
-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11月22日晚间消息,逸仙电商NYSE:YSG)今日发布了截至9月30日的2022年第三季度财报。财报显示,逸仙电商第三季度总净营收为8.579亿元约合1.206亿美元),与202 ...[详细]
-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作 者丨曹恩惠当2022年度国内光伏新增装机规模创下历史纪录之时,A股光伏企业的业绩几乎集体飘红。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统计发现,截至1月24日,共计31家A股光伏企业发布了20 ...[详细]